精细化工发展重心转向新兴国家 中国是重点市场
发布时间: 2012-07-16
来源: 中国石化报炼化周刊
作者: whitechoi
精细化工的发达地区近年来不断进行产业转移,目前精细化工的发展重心已经转向我国和印度。我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精细化工生产规模的第三大国。
产业转移趋势明显
美国斯坦福研究院的报告显示,2005年,全世界化工产品年总产值为2.2万亿美元,其中精细化学品和专用化学品为1万亿美元,精细化率为45%。
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世界化工产品年总产值达到3.4万亿美元,较2009年增长8.8%,精细化学品的市场规模近1.5万亿美元,精细化率降至44.1%。主要原因是近几年全球市场尤其是中东地区在大炼油、大石化、大化工等领域的投入大且集中,而精细化工产业的投入及发展较为稳定,未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导致精细化工产值占比有所下降。
我国的精细化工生产规模在世界排名榜上不断前移。目前,精细化工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是我国、日本、北美和西欧。我国2005年排名世界第四,2009年排名第三。精细化工产业重心转移的趋势愈发明显。
2005年上述4个区域的精细化学品总销售额占全球销售额的85.7%,到2010年已下降至80%。其中,欧洲由33%降至25%,北美由28.2%降至27%,日本由13.5%下降至12%,我国占比由11%上升至16%。
加工外包是产业转移形式
世界精细化学品主要领域包括:医药原料药及中间体、农药原料药及中间体、特种聚合物、清洗剂、电子化学品、建筑化学品、表面活性剂等。其中市场份额居前两位的分别是医药原料药及中间体和农药原料药及中间体,分别占精细化学品市场规模的20.1%和12.2%。
当前,新兴国家的医药和农药产业增速远超发达国家。IMS的数据显示,过去5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在7.76%,新兴市场国家医药行业在过去5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2%~13%,而发达国家的复合增长率仅有4%~5%。其中,新兴市场国家主要包括我国、印度、韩国、巴西、墨西哥、俄罗斯和土耳其。
研发与加工外包市场迅速发展,是产业转移的主要表现形式。
近年来,从生产商的角度,为了降低研发与生产成本,减轻前端原料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加快新药的研发与上市的进程,从而对产业链的前端原料生产进行转移;从供应商的角度,由于产能过剩、过度竞争,对新机会、新市场产生了需求,凭借资源、人才、成本、环境容量大等优势,承接了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一些产业。
2007年全球医药研发和加工费用的外包比例为19%、440亿美元,而2010年这一比例达到25%、85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4.1%。未来3~5年,将有30%~50%的研发和加工经费投入到服务外包领域,外包费用的年均增长率为18.1%~30.8%,而这些投入很大一部分会进入我国和印度。
国内精细化工产值年均增长超两成
在国外精细化工中间体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我国由于大宗化工原料资源丰富、中间体及原料药的研发与生产有优势、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基础设施完备、气候比较适宜等因素,因而逐步承接了医药和农药中间体的产业转移。
农药、医药中间体行业的产生源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分工。由于农药、医药产品生产技术复杂、工艺环节冗长、更新速度快,任何企业都无法在整个研发、生产和销售环节均保持相对成本优势。
因此,跨国公司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将主要精力放在研发和销售上,而将产业链中的前端原料环节转移到有相对成本优势和技术基础的国家(如我国、印度),随之在这些国家产生了专注于中间体和原料药的生产企业。而低成本优势是我国企业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基础。
我国基础化工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较低,且精细化工市场极为分散,有17000家精细化工企业,可生产16大类两万种精细化学品,竞争也使得制造成本降低。同时,我国的研发人员和产业工人的薪资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加上我国的设备采购、安装和建筑施工等投入的成本低,我国医药和农药中间体的产值和出口高速增长。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精细化工企业产值达1.8万亿元,2006年~2009年的年均增长率达21.64%。